“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发展格局下扩内需成关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内需、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作出系统安排,要求“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并明确了扩投资促消费的新路线图。
记者了解到,面向2021年,聚焦关键领域,新一轮扩内需大幕即将开启。扩消费方面,将着力挖潜消费能力、增加公共消费;促投资方面,新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等投资力度将再加码,城市更新、现代物流等也将迎来更多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商务部、**税务总局等多部门也在紧锣密鼓谋划部署扩内需配套政策。业内预计,随着更大力度支持政策落地,将更好激发巨大的内需潜力。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近日表示,2019年我国经济消费率为39%,低于60%左右的**平均水平,消费潜力巨大。他同时指出,挖掘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要**政策,要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近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扩大消费.根本的是促进就业,**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会议还对**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等作出系统安排。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从消费需求入手,通过**社保、就业、收入分配等方式,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同时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她同时指出,要从投资需求入手,发挥政府投资的**性和社会效益,推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社会投资,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对此,**经济工作会议也作出了具体安排。会议勾勒了明年具体投资路线图,包括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等。
韩文秀表示,下一步在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改投资、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要加大投资力度。
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会议再次提及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这主要指的是5G、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中心等科技型基础设施,为新一代科技革命打好战略基础。另外,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也是重要方向,有助于经济结构更加健康合理发展。此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意味着城市的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
证监会党委12月22日召开专题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
关利欣认为,展望2021年,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作出有效制度安排,以及更大力度配套支持政策的落地,将有效激发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更好发挥需求牵引供给、协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
本文转自人民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本站删除。兰州大气检测。